六壬时空演化(4)
六壬时空演化介绍(解读)
在微观与宏观的交汇处,隐藏着宇宙时空演化的奥秘。大六壬,作为揭示太极理论时空演化的一种基础模式,源于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尽管人们难以将微观粒子的运动与宏观时空相联系,但若我们从宏观的角度去,便会发现微观运动背后的不可思议之处。原因在于,我们的思维尚未深入微观领域,无法全面反映微观世界的真实内容。现代科学虽对微观世界有所认识,但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未能完全接受不可见粒子的运动形式和法则。
例如,现代生物遗传学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固有性质,通过观察和逻辑推演,揭示了生物体细胞中的四种碱基组合形成的遗传密码。这些必然存在的生物组合密码背后,是否存在一种内在的、固定的组合模式?是否有一种模式能推演出所有的密码组合,并确定这些密码信息的运动规律?
有人尝试用中国的《周易》文化来八八六十四卦与六十四组遗传密码之间的逻辑联系。即便使用宏观思维去推导,仍难以令人信服。原因在于,连八卦的起源都无法明晰,我们尚未真正进入微观的时空结构领域,缺乏明确的时空运转模式和轨迹。模糊的概念无法与科学的实证相比。
我们需要转变观念,不是用中国文化去迎合科学,而是用科学的东西来验证古代的文化。科学只能解释有形世界的现象,却无法说明无形规律的来由。科学只是宇宙现象的一半,另一半看不见的领域尚未被揭示。从这个角度看,现代科学与古代文化无法相提并论。
生物的遗传密码有其必然出处和运转规则,不仅表现于形态,更在于其意义。密码的组合是形,而贯穿组合和运动过程的是意。这种形与意的结构组合形式,早就被中国古人所认识,即我们所推崇的大六壬模式。遗传密码的四碱基三组合形式与大六壬的四课三传结构形式相互对应。更进一步的是,大六壬反映了密码时空运转的必然规律。
更有意义的是,大六壬不仅与生物的密码结构形式相对应,还揭示了世间万物乃至人类一切事物的“密码”组合。因为所有事物的最初生成形式都受到宇宙生成的时空结构的影响。不同的“密码”源于同一种时空运转模式中的不同空间圈层组合形式,这些形式的具体表现即为不同的数字组合。
结构的密码组合是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这个进化过程取决于物质形态中意识结构的进化。从最初的物质元素的基本结构,到生物的意识形态的初级进化结构,再到现在人类社会的事物结构,其物质结构和意识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尽管人类社会的事物结构已脱离具体的物质结构内容,走上独立自主的意识结构演化发展道路,但无论如何发展,仍离不开万物最初的生成模式——这是宇宙时空发展的共性。
为了研究万物密码组合的形式,我们需深入大六壬的时空演化,阴阳空间领域的关系。通过揭开大六壬的奥秘,我们便能掌握万物密码组合的演化规律,将复杂变简单。这将为我们打开一扇宇宙奥秘的大门,引领我们走向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