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并肩战疫
湖北医学人才逆行战疫,情牵母校共克时艰
湖北,这片科教繁荣的土地,孕育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院等众多医学明珠,吸引了无数学子。当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笼罩,这些湖北培育的医学精英,带着深深的“怀乡”之情,挺身而出,奔赴前线。他们视湖北为第二故乡,誓言与母校并肩作战。
徐建军,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1987年踏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大门,攻读心胸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多年后,他以这样的方式回馈母校和武汉。疫情紧急之下,他带领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协和肿瘤中心重症病区,责任之重,让他深感使命光荣。身为“同济人”,他决心在一线战场与同学并肩作战,这段经历将成为他永生难忘的回忆。
郭海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虽为山东人,但在武汉大学医学院求学期间,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疫情当前,他毫不犹豫地报名支援湖北。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交接时,为方便与武汉市民沟通,他发挥所学,迅速整理出医护常用词汇的武汉方言版“武汉话手册”。
刘伟佳,广东潮州市支援荆州医疗队的队员。2007年至2010年,他在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专业度过宝贵的求学时光。疫情之下,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曾经的学习之地——荆州。他的决定得到了昔日同班好友的关心与鼓励,战疫胜利后,他期待重返母校,重温那段美好的校园时光。
康清铕,湖南医疗队的一员,曾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进修。疫情中,他与老师并肩作战在金银潭医院ICU,师生情里又多了战友情。他的坚定与勇敢源于对武汉、对母校的深厚情感。
这些医学精英们,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使命与担当。他们的身影,是这场战疫中最美的风景线。他们与母校的情感纽带,在这场战斗中更加紧密。期待战疫胜利后,他们与母校的故事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在金银潭医院的前夕,康清铕得知刘宏教授也在此地。刘宏教授曾是华科协和医院的讲师,他对康清铕的关怀如同往日进修时的关照,询问住宿习惯、饮食习惯等,令人倍感亲切。
康清铕所在的病房,患者均患有多器官功能不全,需要多种功能支持治疗。对于这样的病患,武汉协和医院进修期间学到的重症医学知识此刻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所掌握的超声、呼吸机以及CRRT等技术在此刻得以实际应用。曾经的学术积累,如今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展现出其重要价值。
2月14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湖北随州市中心医院,江西援鄂医疗队的余腊梅医生亲手迎接了当地第一个新生命。这不仅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更是江西支援湖北医疗队与湖北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回顾2月11日,余腊梅带着结束援非医疗任务仅三个月的短暂休整,随江西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湖北。她说:“湖北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愿意和我的家乡父老们站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个难关。”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校友,余腊梅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同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这种感觉无比美好。
《》2020年3月13日12版报道了这些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医护人员在前线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他们在抗击疫情中的重要作用。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人间的温情和勇气,让我们为这些最美的战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