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来历简介
一、起源演变
古希腊时期
每年一月八日,古希腊人会向众神之母瑞亚(赫拉)献上最崇高的敬意。这一传统逐渐演变为早期母亲节的雏形。古希腊的文化传统对后来的母亲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传统
到了17世纪中叶,英国人将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日定为“母亲日”。在这一天,鼓励子女们放下手中的事务,回到家乡,与母亲团聚,并向她献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一传统逐渐深入人心。
二、现代发展
美国推动者
现代母亲节的兴起离不开安娜·玛丽·贾维斯的努力。她的母亲生前曾倡导设立一个专门纪念母亲的节日。在母亲去世后,安娜·玛丽·贾维斯积极联合社会各界,致力于推动母亲节成为法定节日。
法定确立
这一努力终于得到回报,在1908年5月10日,美国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率先举办了母亲节活动。而后在1914年,美国国会正式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全国性的母亲节。
三、象征与传播
康乃馨象征
康乃馨因其美丽的花瓣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成为母亲节的标志。红色康乃馨代表健在的母亲,而白色的康乃馨则用于纪念已故的母亲。这一象征意义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全球传播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母亲节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内地后,逐渐被接受并推广。尽管各国的母亲节日期不尽相同,如法国的最后一个周日和泰国的8月12日,但其核心意义都在于表达对母亲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附:中华母亲节
近年来,中国学者积极倡议设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母亲节。虽然这一提议尚未成为法定节日,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母亲的深深感激之情已经深入人心,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倡议中来。母亲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